粤媒:中超从此靠年龄吃饭?廖力生或难进大名单 劲体育-体坛演义 邱珮峰 2307441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体坛演义 > 劲体育

粤媒:中超从此靠年龄吃饭?廖力生或难进大名单

2017-01-16 | 来源: 环球网

  15日下午,中国足协在武汉召集各家俱乐部代表开会,疑似将出台2017赛季中超联赛的新政策,其中有两项颇具争议:

  1、每场比赛18人名单中至少有2名U23球员报名(2017赛季为1994年1月1日后出生的球员),首发11人中至少要有1名U 23球员;

  2、在外援人数注册数字不变、大名单规则不变、18人规则不变的前提下,每场比赛累计上场外援3人(不区分亚外、非亚外球员)。

  “靠年龄吃饭”侮辱的是谁?

  第一个政策明显是为了给年轻球员提供成长的空间。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出发点好并不代表方法好。你爱你的娃,爱娃的方式有10000种,其中9000种都糟糕得不行,可还是会被使用,只是因为出发点好,然而结果却好不到哪里去。

  看欧洲联赛,看南美联赛,看隔壁的K联赛和J联赛,各国顶级联赛都没有这种“拔苗助长”的政策出现。首发里至少要有1名U 23年龄段以下球员出现,请问这对23岁以上的球员公平吗?

  职业联赛,从16岁到40岁,大家到底是靠水平吃饭,还是靠年龄吃饭?

  就拿广州城里两支中超球队来说话。

  广州恒大国脚云集,在没有伤病的情况下,有些能在其它球队打绝对主力的球员,进不了恒大的18人名单。廖力生、王上源这两名刚过了23岁的球员,新赛季之初如果进不了18人名单,不要奇怪。可是,难道陈泽鹏就可以凭21岁的年龄锁定主力左后卫?这不科学,李学鹏、荣昊、邹正内心也不答应。

  广州富力有几个年轻人已经上位。21岁的黄政宇,凭借稳健的球风和扎实的基本功,有可能成为斯托伊科维奇三后卫体系里的重要环节,但是,如果说他是因为年龄刚好符合新政策而锁定了一个主力位置,那是侮辱了他的水平,也侮辱了赏识他的伯乐。

  对于那些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破茧而出的优秀年轻人来说,这个政策是多余的。对于那些拥有足够多好球员,但年轻球员的实力难以匹配主力阵容的球队来说,这个政策像吃苍蝇一样令人难受。

  所以如此漂亮的出发点,真的只是一个出发点。假设,万一,如果,倘若,几年之后,年轻球员上位了,好的年轻球员越来越多了,国家队成绩真的出色,这个政策就是对的了?把国家队成绩搞成政治任务也就算了,可是职业联赛是一项娱乐活动,是精神生活,让职业联赛也背上政治任务,那大家都会活得很累。

  中超不必再接轨亚洲?

  至于第二条限制外援的政策,如果说第一条政策永远不对,那么这第二条政策至少是插入的时机不对。

  16家中超俱乐部自己商量好,规定外援人数,3个还是5个,都没有问题,这是参与者的权利。但如果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不是这些俱乐部,而是某个相关部门,那就有问题。

  在冬季转会窗口已经过半的情况下,突然出台一条新赛季只允许3名外援出场比赛的政策,不像是商量的结果,更像是粗暴的命令,而中超俱乐部,只能像服从命令的兵。这也是奇观。这个政策会让很多俱乐部在外援的合同问题上非常被动,经济上受损不说,新赛季的备战计划也会被打乱。

  5名外援,只有3人能够出场比赛,这样的规则在竞技范畴里也有很大的漏洞。最终“剩余”的2个外援的质量肯定会非常低,聊胜于无。

  另外,限制外援的简单的出发点又是为了给中国球员提供更多的上场时间,中国球员大概会感谢相关部门,但球迷、赞助商、俱乐部就未必。何况亚冠联赛都是“3+1”的外援政策,中超现在连亚洲的轨都不接了?

  更可怕的还是这些职业俱乐部都很配合地接受相关部门的命令,无从反抗。中国足协脱钩国家体育总局的“管办分离”本来就被认为不够彻底,如果新政真的施行,管办分离的效率必将受到更大的质疑。

责任编辑: 邱珮峰